近年來,新动力加注站如雨后春筍般快速增加。但有經營者打著“新动力”的旗號,繞開商務部門、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管,曲線進入成品油流转領域。他們往成品油裡面增加各種化學組分,無証經營汽柴油,不僅嚴重破壞市場次序,并且給公共安全形成巨大的威脅。這種亂象的存在,嚴重損害了消費者權益,降低了公眾對新动力加注行業的信赖。
1月18日,中國交通廣播對湖北襄陽偽新动力加注站亂象叢生的現象進行曝光,指出偽新动力加注站無証經營危化品,站內抽煙、緊鄰民房,對公民生命財產安全存在巨大威脅。筆者查詢得知,2024年9月24日,《汹涌新聞》報道了湖北“襄陽多個新动力加注站售賣‘柴油’”。2024年12月2日,《楚天都市報》刊發新聞曝光襄陽偽新动力加注站亂象叢生,無証經營危化品。
兩次媒體曝光后,襄陽的新动力加注站亂象沒有被整治,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才引來中國交通廣播的第三次報道。如此景象忍不住使人產生質疑:媒體接力式的曝光,為什麼喚不醒監管部門應有的重視,以至於各種亂象成為“跨年懸案”?揭開偽新动力加注站的“蓋子”,到底有多難?
針對媒體報道的亂象,襄陽市應急办理局表明將聯合多部門開展打擊行動。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亂象沒有得到办理。
2024年8月5日,國家商務部消費促進司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成品油流转監管作业的告诉》,明確指出:嚴禁規避加油站規劃以“新动力加注站”等名義批建車用燃料零售網點,銷售不符合國家產品質量標准的車用燃料。
據了解,2022年3月23日,湖北省商務廳、發改委、應急办理廳、市場監督办理局聯合發布《關於加強新动力液體燃料違規經營問題監管作业的告诉》。該告诉要求重點整治“通過增加其他成分與車用燃油進行混兌,以新动力、清潔动力、環保动力、綠色动力、清潔燃料、調合燃料、輕質循環油等名義,進行違規經營,躲避成品油市場監管的行為”。
規定清清楚楚,媒體報道明明白白,湖北襄陽的新动力加注站亂象何故“濤聲依舊”?襄陽市應急办理局作业人員表明,因檢測本钱過高並未直接對“新动力”燃料進行危化品檢測,直接採信了經營企業在應急办理部化學品登記中心檢測的報告。該報告顯示閃點不低於60℃,不是危化品。
事關公共利益和安全,因檢測本钱過高而採信企業的檢測報告,這樣的解釋很難服眾。办理部門調查新动力加注站亂象,如何能任憑涉事單位自說自話?因“檢測本钱過高”而放棄監管職責,令人難以相信。
根據應急办理部等10部委公告,2023年1月1日起,柴油不再區分閃點悉数納入危險化學品办理。以“閃點不低於60℃”就斷定送檢燃料“不是危化品”,草率且荒诞——難道當地監管部門眼中,柴油不屬於危化品?
筆者關注到新聞中说到的大部分“新动力加注站”,供應商是同一家注冊地在襄陽的企業。一邊是實力雄厚的当地企業,一邊是無所作為的監管部門,很简单讓人產生瓜田李下的聯想。
媒體報道的這些所謂的“新动力加注站”實際上在銷售汽柴油。這些“隱性汽柴油”往往質量不合格,通過增加其他成分混兌后以“新动力”名義銷售,從而規避監管。這種行為不僅擾亂了市場次序,還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或许導致車輛損壞乃至安全事故。
偽新动力加注站亂象的出現,既反映了行業監管的缺乏,也暴露了部分企業逐利心態下的違規行為。隻有通過加強監管、完善法規和进步公眾意識,才干有用遏止這種亂象,推動新动力加注行業的健康發展。
徹查新动力加注站亂象,關乎市場次序,更關乎公共安全,相關部門有必要亮明態度、拿出行動。除了對個案進行查處之外,有關部門更應該树立全鏈條長效監管機制,才干阻塞办理缝隙、消除監管盲區,從而保证公共安全、維護行業健康發展。(魏周禹)
政府作业報告 2025年1月16日在湖北省第十四屆公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湖北省公民政府代省長 李殿勛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公民政府向大會報告作业,請予審議,並請省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24年作业回顧 剛剛過去的一年極不普通,習總書記第6次親臨湖北调查,對湖北發展作出新的定位、提出更高要求,6100萬湖北公民備受鼓动、倍增動力。…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